近期,乌军突然发现不对劲了按天股票配资,死战不投降的朝军,突然大踏步向后方撤退,要出大事情了——侵俄乌军大概率要全军覆没了。
一切事情的源头,要从朝鲜被俘士兵开始说起。
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后,朝军迅速行动应急预案,出动近12000人的战斗部队奔赴俄罗斯参战,这里面的队伍包括朝军的特战部队、普通机械化部队和朝军的炮兵。
有了朝军的火力支援和强大的后勤支持,俄军的反击就打的相当顺手了,俄朝联军近期的一系列反击,杀伤了大量的美械乌军主力。而更让乌军感觉不可思议的一点是,朝军作战视死如归,死战不投降,很多朝军官兵在与乌军的肉搏战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朝军很多部队都在激战中直至最后一个士兵倒下全部阵亡。乌军时至今日也就仅仅俘虏了2名朝鲜士兵。
然而,给乌军重创的朝军却突然大踏步向后方撤退,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近期的作战,俄朝联军的反击打得乌军损失极其惨重,乌军基本上每天的损失都在四位数以上,而朝军近期的后撤也让乌军方面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朝鲜要退出战争?
很明显,朝军是不会退出战争的,朝军和俄军要憋着一股劲,给乌军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反击,这场反击的性质犹如曾经的“三大战役”,一鼓作气将乌军主力全部歼灭在库尔斯克。
全歼侵俄乌军——这样的判断有什么依据?
第一个依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停战想法,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心态和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高层有些相似,当时“联合国军”遭到中朝联军的沉重打击后,美国高层被迫喊出了“停战谈判”的想法,导致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的每一个战果战局都影响着谈判的进程。
同样,现在的俄乌战争也和当年的朝鲜战争相当接近,北约和美国以举国之力支援乌军消灭俄军,可打了一整,乌军损失兵力超过200万人,再也打不起战略规模的反攻,俄军由于一系列的失误等原因,虽说能大量消灭乌军,但始终无法全歼乌军的所有战斗部队,而美国国内反对俄乌冲突的声音又起来了。这个时候,美国新上台的总统特朗普就计划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停止俄乌冲突。
但是,美国和俄罗斯搞俄乌冲突的停战谈判,美国就得给乌克兰捞取更多的利益,甚至要把20万北约军队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美国这一举动可以说是让俄乌战争俄军的现有成果彻底付诸东流。因为北约军队在乌境内是可以随时撕毁停战协议进攻俄军的,而俄军的底线是乌国不能进入北约,北约军队必须撤出北约。
因此,为了争取一个更加公平的停战条款,让俄罗斯的利益在停战条款中不流失,俄军必须把俄乌战争打出一个相对有利于俄军的结果,而大量乌军入侵俄罗斯,很明显是对美国乌克兰和北约有利,对俄不利。特朗普一定会拿侵俄乌军大做文章,给俄罗斯施加更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和朝军在大获全胜后就进行新的部署,先从现有的战线后撤,然后补充弹药和兵员,为下一步把侵俄乌军彻底全歼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依据,朝军的损失。朝军向俄罗斯前线派出了一批作战部队参战,总兵力在12000人左右。经过激战,朝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预计阵亡恐怕在两三千人左右。为了让朝军在前线继续打下去,朝军急需整补部队和弹药,从后方运输新的部队和兵员奔赴前线参战,这个时候,朝军也确实不太适合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等待后方的部队和兵员、弹药以及粮食都运到前线,整补训练完毕后再做新的进攻行动。
第三个依据,普京的表态。普京近期表态,愿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来推动俄乌冲突的停火。但是,俄朝联军需要一场大规模进攻带来的战果来给普京同特朗普的会谈撑腰,俄朝联军将把入侵乌克兰的乌军作为非常重要的进攻目标,谋求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将侵俄乌军给彻底全歼,进而推动美国承认对俄罗斯有利的停战条款,实现俄乌冲突的停战。如果没有这个胜利,普京就难以和特朗普在会谈中争取对俄罗斯更有利的利益。如果不把库尔斯克的乌军赶出俄罗斯,北约的部队就会来20万人直接进驻乌克兰,直接威胁俄罗斯的西部安全。
所以,以上3个依据成为朝军和俄军接下来发动对乌军大规模进攻的依据,随着特朗普表态要推动俄乌战争结束按天股票配资,俄乌冲突进入边打边谈的新阶段,但这场谈判很有可能会是一场马拉松谈判,因为北约不可能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和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军需要更多的战略大胜利来实现俄乌冲突对俄军更有利的停战。